在德寿宫吃一场晚宴是什么体验?穿越千年的宋韵美食被AI烹饪科技还原了

杭州第19届亚运会,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杭州。亚运会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让世界见证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生机勃勃的宋韵生活。

所谓风雅处处是平常,宋韵的风雅让许多来到杭州的人无比着迷,为了充分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饮食的艺术之美,9月28日晚,月圆之夜,一场名为“知味宋韵·亚运团圆”的晚宴在杭州德寿宫盛大上演。

秒穿越 置身宋时雅趣

作为南宋古都,气象万千的宋文化在杭城各个角落吐纳呼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便是德寿宫。

迈过重重宫门,仿佛穿越回了南宋。说是晚宴,更像是一场让人沉醉其中的宋韵大戏,音乐、舞蹈、诗词、茶艺、服饰,甚至美妆,在四方庭院间全方位呈现。

傍晚时分,德寿宫上空灯光如织,身穿宋制服饰的客人们陆续抵达宫里首个宋宴现场,自此仿佛推开了时空的大门,一眼千年。

场内有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表演,对应的是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里提到的“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建立在深厚文化背景之上的雅趣被称为“闲事”,论凡尔赛,有谁比得过宋时文人墨客?

除了暖场的雅趣和音乐表演,宋宴自然是当晚的重头戏,这桌宴席以宋代典籍为考,融宋时风韵,复刻出了一席宋韵美食。

这些穿越千年的美食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答案是,AI烹饪科技。作为这场宋宴主办方的老板电器,用他们最擅长的烹饪科技,展示宋韵美食的千年魅力。作为最具宋朝代表意义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也是德寿宫的难得的一次亮灯,只为再现千年前的宋韵晚宴。

回顾历史,会发现中国美食的爆发期,就在宋朝。彼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区物质文化交流频繁,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美的饮食:食物从这个时代开始从匮乏走向丰盛,从狂放走向精细;饮食文化也从这个时代开始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单调走向繁荣。

宋朝为后人留下很多重要的美食相关书籍,包括林洪的《山家清供》、浦江吴氏写的《中馈录》,还有高似孙,他写了一部关于蟹的百科全书《蟹略》,书里记载了吃蟹的多种方法……就连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月饼,最早也见于《梦梁录》中,还有一种说法,月饼就是由苏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来。

小确幸 品尝林洪同款

这席由AI烹饪科技还原出来的宋宴,到底吃了哪些菜?

纵观宋朝美食,蟹酿橙的名气响彻天空。林洪《山家清供》里收录了这一条:“橙大者截顶,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蒂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加苦酒入盐,供,既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

当晚的“经典南宋桂花蟹酿橙”,应季地加入桂花元素,打开橙盖后酒香与桂香交替而来,入口时橙香和蟹香才缓缓上来,带来甜、咸、鲜、香的融合。

还是林洪,他那个时代的人认为杜甫所写“香闻锦带羹”中锦带指的就是莼菜,他老人家自己没有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但后人都认为唐宋时流行的锦带羹就是莼菜羹。所以西湖莼菜鱼米羹是传承,也是改良。

宋朝美食还有一个大爆款,东坡肉。迷你金牌扣肉配南瓜荷叶夹可以看作是用高超的烹饪手法将东坡肉重新“解构”了,它的做法相当繁复:先将一整块的五花肉腌制好,蒸几个小时,速冻后再小心谨慎地切成薄片,当中肯定是不能断的,这样才能精巧地“绕成”一座12层的迷你“宝塔”;肉的底层是笋,取上好的天目山笋干,也要先在肉汤里炖几个小时,再将笋拿出来装盘子里,将肉放上去,再蒸一回,滋味可见无比鲜美。

硬科技 传承宋韵美食

中国美食博大精深,而老板电器正是凭着对烹饪的深度研究,才能以AI烹饪科技还原出这饱含情怀的宋韵美食。正如老板电器总裁任富佳所说:“美食、烹饪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希望更多人能够体验到中式美食的魅力,感受到宋韵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共鸣。”

据了解,老板电器还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家用厨电独家供应商,在以数字化产品入驻亚运村、保障亚运后勤工作的同时,还联合杭州市商务局制作了15国语言的杭州美食指南,不仅仅是为来杭的国内外友人提供更便捷的美食助力,也是在积极地助推和传承中国美食文化。

任富佳表示,亚运会让杭州与各国朋友欢聚在一起,通过体育与烹饪的融合,架起了一座友谊与沟通的桥梁。

文/于清

摄/阿飞

平台注册入口